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經結束。塵埃落定之後,各大政黨政團例必對選舉作出一些得失、檢討及總結以利參與日後的議會選舉。作為全港最大的勞工組織,擁有四十多萬會員的工聯會自然而然也例必進行有關的選後總結會議,檢討和查找有哪方面得失和不足,需要修補。
工聯會自上屆打正自己的招牌參選立法會選舉,收穫不錯,嘗到甜頭。報選四個分區直選及超級區選,共贏得四個直選議席,連同取得勞工界功能兩個議席,總共取得六個立法會議席,成為立法會第三大政黨(團)。
新界東選區三屆不勝
今屆立法會選舉,工聯會同樣選派四個團隊參選四個分區直選以及一個超級區議會參選名單,結果是參選四個分區直選贏了三個,與二○一二年那屆一樣,只有新界東選區失利。至於王國興代表工聯會參選超區選舉卻「意外」落敗,大抵非戰之敗。而是協調(配票)方面出現一些問題。以王國興的議會表現及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遜於參選超區的任何一位候選人,就算同屬建制派的李慧琼及周浩鼎的知名度影響力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屆工聯會只能贏取五個議席,其中包括兩個勞工界功能議席在內,比上屆少了一個議席。雖然如此,觀乎工聯會在今屆立法會選舉的表現,總體還算可以接受。在選舉投票之前,筆者曾與一位工運前輩談論選情,當時筆者估計樂觀的話工聯會可取七席,悲觀則只有四席。關鍵在於港島選區和新界東選區,尤其是新界東選區。反而對王國興參選超級區議會一席充滿一百二十分信心,結果大出意料,港島郭偉強贏到一個議席,而最有勝算的王國興卻輸了。
若說總結和檢討,個人認為工聯會首先着眼的應是新界東選區。自08年工聯會就選派代表參選新界東議席,結果輸了。2012年,工聯會又選派葉偉明參選該區,結果又是輸了。四年後,即2016年,工聯會又選派鄧家彪團隊參選該區議席,最後還是輸了。這跟工聯會選派團隊出選各個分區直選的結果截然不同。
四年前工聯會選派團隊參選港島選區的王國興贏到議席,四年後的新一屆選舉,郭偉強同樣贏取了議席。2012年工聯會選派麥美娟參選新界西,結果贏了,四年後的今屆立法會選舉,麥美娟同樣贏得新界西一個議席。四年前工聯會選派黃國健參選九龍東選區,結果贏了,四年後的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工聯會同樣派黃國健參選該區,結果當選連任。惟獨是參選新界東選區,卻頻頻失利,輸完再輸。連續十二年,三屆參選都失利,似乎成為工聯會參選立法會新界東的一個不破的「魔咒」。單從這方面看,就該值得工聯會領導層好好想想,認真研究、探討和總結。若不,四年後的2020年立法會選舉又重蹈覆轍。
地區工作應着眼四年後
聽工聯會領導層選後總結會議上說,新界東選區幾次參選失利,主要輸在沒有地區樁腳(即地區區議員)。這應是關鍵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不足需要「修補」。例如利用工聯會傳統優勢發展多一些地區性工會,發展會員。從2012年那屆立法會選舉及今屆選舉的投票率所見,工聯會參選團隊所取得的支持票都在二萬三至二萬六千票之間。四年間只增加三千支持票,似乎有點不太理想。而投向工聯會參選團隊的支持票是否全是會員票,或是其他愛國愛港人士及社團友好的支持票,就不得而知。然從工聯會在新界東擁有的會員數字來說,應不止四五萬會員吧。能夠拉動這些會員投票支持工聯會參選人的話,起碼都有二三萬以上選票,接近當選議席票數。問題是,工聯會會員票的投票取向有否改變或是被協調(配票)出去。令到工聯會自己的選情處於劣勢。抑或是工聯會在該區的屬下工會的工作及策劃和活動力有不足,值得探討,更值得總結和改善。
筆者是工聯會會員及工會一名義工(會務顧問),對工聯會參選各級議會選舉的選情和得失尤為關切。事關工聯會不但是全港最大的勞工組織,更是愛國愛港的中流砥柱。旗幟鮮明,是穩定香港的一股不可多得的力量。期盼在各級議會爭取更多的議席,在議會發聲發力,作出貢獻。只有爭取更多的議席,透過議會功能才能彰顯成效,體現工聯會實力。
2016年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雖然結束,然四年之後又是下一次立法會選舉。四年時間轉眼即到,新界東擁有近二百萬市民包括為數不少的勞工階層。工聯會應在四年後參選立法會贏取一個議席為當區市民和打工一族發聲服務,也為工聯會四大選區都有立法會議員補上一個空白。能否打破工聯會在新界東選舉屢選屢敗的「魔咒」,還看工聯會上上下下齊心一致「發功」矣。
轉載自«大公報», 2016年9月17日
作者: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文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