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郑将於十月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近期不断地向社会各界呼吁,希望各界对其施政报告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便充实有关内容,更好地为特区未来的施政作出坚实基础。
对社会各界和论者来说,特首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似乎有别於首份施政报告。以特首五年一任来说,首份施政报告的有关内容和实施,可在其任内期间作出实施及完成与否,大家都能有目共睹。然最后的一份施政报告的发表,与其任内的時间只有半年左右,无论撰写得如何都难说兑现和实施。惟有看继任者。故社会各界和论者对各届特首最后一份施政报告都不比首份施政报告显得重视及寄予特别期待。值得关注的是,明年届满的特首林郑,会不会继续竞选连任,会不会得到中央祝福?那就另当别论了。假若两者都有可能,那么林郑这份「最后」施政报告就显得关注和重视了。并寄予深切的期望和期待。
经历2019及2020年暴疫之后,在2020年6月国安法在港实施以后,社会回复平稳,经济逐渐复苏。当下社会的焦点就落在香港基层市民的住屋問题和难题方面。据政府部门房处公布最新资料,共有二十多三十万家庭人士轮候公屋,需要轮候六年以上才有机会「上楼」。这二十多三十万轮候公屋人士,他们住在地方细租金贵的劏房、笼屋及私楼夹窄房间,面对租金昂贵而收入低微的困境下生活,生活质素每况愈下。不解决数以十万计基层市民的住屋問题,无疑就是社会的一個「火药库」,随時引爆。過去数十年历史所见,社会动亂都是与劳苦大众的住屋困难有关。尤其在就业不足及失业率严重的环境下,没有住上公屋的基层市民家庭人士就如「上穷迫落下黄泉」之感。没有收入又要应付高昂的租金,情何以堪。由是之故,在解决「暴疫」之后,解决基层市民的住屋問题就是最迫切最重要的社会首要大問题。也是轮候多年仍未「上楼」人士期望政府和特首林郑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下决心尽快解决的诉求。
特首林郑早前就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及中央领导人先后发声关注香港基层市民的住屋难题,作出了回应,用了一句打仗的口语说:觅地建屋要寸土必争。可谓掷地有声,成为一時的经典。其实,香港不是没有土地,尤其是在新界。問题是如何觅地,有没有决心和落实。有社会人士建议政府成立一個觅地建屋的部门,专门去新界各地乡村、山边郊野、空地、湿地、综地等进行巡视「考察」。肯定发现数之不尽的土地可用来发展建屋。除了觅地之外,当然政府也要赋予这個「觅地建屋」专门部门有关徵購乡村祖地及私人农地菜地的赔偿問题的权力和职責。或者在一些徵收土地的有关政策条例上作出必要的修改。也要借镜回归前的港英政府徵收用地的相关条例。总之,看到有大片空地温地草地,就去想辨法去接触。这才是特首林郑所说的「寸土必争」的表现。
觅得幾多就幾多,大有大的建筑,小有小的价值。倒如新界上水区火车站的—個「宝石湖邨」年初才落成入伙,全条邨只有三座,看来是香港九龙新界所有公共屋邨最少座的一条屋邨,跟所见的屋邨最少都有七八座以上罕见不同。它的不同和价值就是:公共屋邨不一定是建多少座,而是有多少空地就建多少。不一定要徵收大片空地才去建屋。循著这個思维和模式,或许出现更多的小型公共屋邨;容纳更多有迫切需要的轮候人士上楼。有效解决香港长期住屋問题,尤其是公共屋邨需求問题。
告别劏房笼屋,不但是中央领导人对特区政府和特首施政和期望,同样更是香港基层市民及十数万万住在劏房笼屋市民对特首最后一份施政报告的最关切的期待。